补偿作用:是指个体欲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自己由于生理,或心理缺陷所致的不适感,从而使之减轻的一种心理防卫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于《后汉书·冯异传》,比喻此失彼补)。补偿作用可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成就动机和有效的力量,以适应社会,并帮助修正自己的缺陷,增强安全感与提高自尊心,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形象、促进心理健康,但过分或不适当地运用,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一个自惭、极端自卑的人,可能变成好斗、富于攻击与自高自大者)。
合理化作用:又称文饰作用,是指个人受挫或无法达到所欲求目标时,以及当行为表现违背社会规范时,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为之辩解,文饰自己所处的窘境,以便隐瞒自己真实的动机或愿望,从而为自己解脱的一种心理学防卫术。
合理化作用最常见的两种形式是“酸葡萄心理”(出自《伊索寓言》,即狐狸吃不到树上的葡萄时,则贬低它以安慰自己无法获得的葡萄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即虽然自己对得到的东西不感兴趣,但却进行异乎寻常的美化,以缓解自己渴望的东西被别人获得的嫉妒心情)。
合理化作用运用得当,可消除心理紧张情绪,并缓和心理气氛,减少攻击性冲动和行为产生的可能性,若运用过度则会妨碍人们追求真正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