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是什么

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鼠类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根据宿主动物、临床特点、流行特征分为野鼠型、家鼠型、混合型。野鼠型较为典型,临床症状较重,病死率为3%~10%;家鼠型病程短,症状较轻,病死率为0.5%~3.5%。临床上以短期发热,继之出现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群为其特征。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可分为5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发热期通常持续3~7天,体温高达39~40°,全身中毒症状突出表现为头痛、腰痛和眼眶痛;消化道症状明显,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低血压休克期持续时间为1~3天,多数病人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即有血压下降,重症患者可出现顽固性休克,产生脑水肿、休克肺、广泛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持续2~5天,患者24小时尿量少于300ml。多尿期可持续7~14天,尿量可回升至2000ml,此期可因失水、失盐,低钾血症、继发感染和出血等因素再次发生肾功能衰竭。恢复期患者症状基本好转,一般历时3~6个月,部分患者可留下后遗症,如高血压、肾功能障碍、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等。

饮食注意:

发热期可采用高热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和半流质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维生素。少尿期应以高热能、高维生素、低蛋白半流质饮食为主,可食用鸡蛋、鸡、虾、鱼、肉类等动物蛋白质,限制植物蛋白的摄入量;限制含钾高的食物,如牛肉、瘦肉、水果、土豆、韭菜、苋菜、芹菜、油菜等,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笼包、花卷、馒头、水饺、面片、馄饨、炒鸡蛋、肉、水果等。恢复期的患者可食用山药、红枣、桂圆、赤豆、莲子、绿豆、甲鱼、鸭肉等食物,加速体力恢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