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通常见于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疾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1、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初贫血常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进展,几乎均有出血倾向,多数以上有内脏出血,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常伴有视力障碍)和颅内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广泛而严重,且不易控制,病程中几乎均有发热,系感染所致,常在口咽部和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实验室检查会出现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的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疗等。
2、急性白血病:
患者常突感畏寒、发热、头痛、乏力、衰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常有皮肤、鼻、口腔、齿龈出血,严重者可有呕血、便血、尿血、眼底及颅内出血等,并出现进行性贫血,发展极为迅速,实验室检查会出现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的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化疗治疗。
3、巨幼细胞性贫血:
患巨幼细胞性贫血时由于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导致细胞DNA合成紊乱,从而引起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合成减少,表现为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的情况。此时需要使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以外,还可能有其他原因,如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针对性处理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