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失眠可以选择熏百会穴以及神门穴,也可以熏涌泉穴以及安眠穴。
艾灸治失眠熏哪个部位
1、百会穴:百会穴为督脉经穴,位于人体头部的正中部位,通过足底太阳膀胱经而与身体的五脏六腑有密切的关联,所以通过艾灸百会穴能够很好的帮助改善失眠的情况。
2、神门穴:此穴属于是心经的穴位,通过刺激此穴位能够有效的帮助改善惊悸和失眠以及心悸等一些症状,如果平时经常情绪不稳定以及有心神不宁的情况,通过艾灸此穴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
3、涌泉穴:位于足少阴肾经,能够起到泄热宁神,苏厥开窍的作用,而且此穴又属于精气的所出之处,因此可以交通阴阳以及启闭开窍,对于缓解失眠有很好的作用。
4、安眠穴:此穴在天柱外开大概一寸部位,属于是经外奇穴,对于治疗失眠有很好的疗效。
睡眠情况不好通过艾灸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如果失眠比较严重,需要通过医生指导服用安眠类的药物,如酒石酸唑吡坦片、佐匹克隆片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艾灸烟能把人熏成肺癌吗艾灸所冒的烟是没有毒的,所以对肺是没有影响的。艾灸所冒的烟,它有一股特殊的艾香气味,可以安神助眠,镇定神经,而且该气味具有明确的平喘、镇咳、去痰或者是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在哮喘的患者中,疗效是很明显的。艾烟中含有硒,它是抗癌的成分,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艾烟中含有甲醇提取物,这种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以达到抗癌、防衰老的作用。艾烟中含有艾精油的成分,它有很好的杀菌消毒的能力,它是一种广谱的抗菌的成分,所以艾灸还可以来预防感冒,净化室内的空气,对于呼吸系统和皮肤病,也有很好的效果。01:28
-
艾灸后失眠怎么办艾灸本身能够温通经络,艾灸以后加重了体内的热气很容易造成失眠,这种情况如果是由于阴虚内热可以用滋补肾阴的药物进行调理,如果是心肝火旺要用清肝泻火的药物进行调理。另外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尽量不要进行艾灸,平时要注意多喝一点温水,适当的户外活动,不要生气上火。艾灸以后失眠多数是由于患者自身是热性的体质或者是有阴虚内热的体质,针灸本身是属于传统中医常用的理疗手段,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疼痛或者说是体内寒气偏重、经络不通、气滞血瘀的患者。艾灸治疗一定要根据症状来选择合适的穴位,这样才有一定的治疗意义。01:21
-
骨折部位熏艾灸的好处在病人出现外伤骨折以后,在骨折部位熏艾灸的好处,主要是能够促进骨折部位淤血肿胀吸收消退,能够缓解骨折断端疼痛症状,还能够促进骨折断端血运恢复,有利于骨折断端纤维连接和原始骨痂生长,对于骨折愈合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所以在病人出现骨折以后,可以行骨折部位热敷、艾灸、脉冲疗法,来促进骨折部位血液循环,以利于骨折恢复,但是在发生骨折以后,一定要避免骨折肢体部位过早的负重活动,以免影响骨折的恢复,后期就会影响肢体功能。语音时长 01:12”
-
腹痛艾灸哪个部位在临床上,腹痛的患者需要艾灸足三里、手三里。腹痛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临床症状,而且,引发患者出现腹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肝破裂、脾破裂、直肠癌、结肠癌等。所以说,得了腹痛的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腹部CT或者是胃镜、肠镜、肿瘤指标学等检查,明确患者的病因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只要患者就诊及时,诊疗规范,患者的恢复是良好的。语音时长 01:13”
-
咳嗽用艾灸熏什么部位?病情分析:感冒咳嗽患者可以艾灸大椎穴,还有天突穴,不仅能治疗咳嗽,减轻感冒症状,还可以治疗头痛。如果感冒咳嗽跟气虚有关,患者可以用艾灸足三里来调节俯脏,或者是艾灸肺俞,能起到止咳化痰、清肺热的作用。意见建议:患者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情,由专业医生进行艾灸,争取早日康复。平时要注意休息,不熬夜,多喝白开水,注意保暖。
-
牙痛艾灸哪个部位病情分析:牙疼可以艾灸手上面的合谷穴,面部的颊车穴。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间,疏风解表,通络镇痛。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一指,可以缓解面部疼痛,牙疼。牙疼可以暂时按压或者是艾灸这些穴位,也可以口服一些消炎药止痛药。意见建议:牙疼要及时到医院拍片检查是哪一个牙引起的,最好进行牙神经的治疗,防止疼痛反复。平时要注意清洁,防止蛀牙疼痛。
-
艾灸治失眠熏哪个部位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有助于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治疗失眠一般熏神门穴、安眠穴和涌泉穴。神门穴位于腕前区,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因心烦、健忘等导致的失眠。安眠穴则位于颈项部,能够镇静安神,对于失
-
便秘艾灸哪个部位对于便秘的治疗,中医特色疗法艾灸有较好的疗效,艾灸哪个部位能够治疗便秘,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热性便秘的患者,往往艾灸大肠俞穴、内庭穴或者是太冲穴和阳陵泉穴。第二、对于气虚型便秘的患者,应该艾灸肺俞穴、足三里穴以及脾俞穴等等。第三、血虚便秘的患者,血虚便秘的患者应该艾灸补益气血的穴位,比如脾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