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腹泻考虑是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肠息肉等原因引起的,一旦患病,应及时就医。
1、急性胃肠炎:
患病后炎症会不断刺激胃肠道黏膜,进而引起腹痛、频繁腹泻等症状。可以遵医嘱用温水送服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治疗,能够发挥抗炎作用。在恢复期间应避免吃冰镇西瓜、冰块、冰激凌等寒凉性食物,以免影响药物成分发挥理想的治疗作用。
2、细菌性痢疾:
该病是由志贺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患病后会影响肠道的正常消化与蠕动功能,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头孢呋辛酯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治疗,规范用药,其中的成分对于志贺杆菌能够起到抑制与杀灭作用。由于该病具有传染性,所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家人共用筷子、饭碗等,以免造成疾病传播或交叉感染。
3、肠易激综合征:
该病是常见的功能障碍性疾病,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排便形状改变、排便习惯改变等现象。可以遵医嘱利用36~38℃的温水冲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乳酸菌素颗粒等药物治疗。
4、肠结核:
此疾病是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管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患病后随着结核分枝杆菌数量的不断增多,会引起下腹疼痛、发热、盗汗、频繁腹泻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治疗。该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所以平时重在加强饮食护理,要注意营养均衡,可以适量的吃些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类的食物,比如鸡蛋、芹菜、黄瓜等,合理的饮食习惯能够为身体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5、肠息肉:
患病后随着肠息肉体积的不断增大,会导致肠腔容积缩小,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黏液便、血便等现象。可以在医生操作下通过肠息肉切除术治疗,术前需要禁食禁水,进行手术6小时后可以适量的吃些面汤、米汤、米糊等流食,第2天可以改为半流质食物,比如小米粥、软面条、鸡蛋羹等。
无论哪种因素引起的,均需要及时重视起来,在恢复期间不可以盲目轻信偏方,更不可以滥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