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虫病怎么治疗

蠕虫病治疗:

蠕虫病是蠕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普通皮肤损害,以止痒、消炎、抗过敏防止感染为原则,可用热水反复泡洗以杀灭幼虫,局部可用炉甘石洗剂和左旋咪唑软膏涂敷。局部使用噻苯达唑能进入皮肤,对幼虫直接发挥作用。内脏蠕虫病主要是病原治疗,常用吡喹酮,剂量为每次20~25毫克/公斤,每天三次口服,疗程5天,必要时可间隔2~4周重复治疗。

以上治疗及用药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蠕虫病症状:

患者以腹痛最常见,位于脐周,呈不定时反复发作,不时伴有腹肌紧张与压痛。常有食欲减退与恶心、消化不良,烦躁不安、荨麻疹等,时而腹泻或便秘,常突然发生脐周阵发性疼痛,按之无压痛。亦可有腹泻、便秘等。儿童患者有时可引起神经症状,如惊厥、夜惊、磨牙、异食癖等。

重度感染后3~5个月逐渐出现进行性贫血,表现为头晕、耳鸣、心悸、气促等。长期严重贫血可发生性心脏病,表现为心脏扩大、心率加快等。严重贫血常伴有低蛋白血症,出现下肢或全身水肿。

蠕虫病的预防:

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防病意识。

2、不吃生或不熟的淡水鱼、虾,防止误食囊蚴。

3、控制传染源,积极治疗病人和带虫者。

4、注意饮食卫生习惯,如生吃瓜果蔬菜前要洗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