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解剖复位?

  骨折后,骨折两端受肌肉的牵拉作用,造成骨折两断端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形的错位,如成角移位、重叠或短缩移位等。通过手法或手术使错位的骨折断端恢复其原来的面貌,即医学上所说的骨折对位、对线良好,亦即俗称“延丝合缝”,在医学上称为骨折解剖复位。简言之,移位骨恢复至正常解剖位置,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者称解剖复位。某些重要部位的骨折,如手部骨折、关节内骨折均需要达到解剖复位,否则将影响手和关节的功能。如矫正骨折端各种移位,未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但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功能复位是骨折复位的基本标准。
  1.骨折部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的轻度成角移位,日后可行塑形矫正。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的成角移位,不能自行塑形,必须于复位时完全矫正。
  2.骨干骨折侧方移位经整复后,应对位达1/3左右,干骺端骨折侧方移位整复后,应对位达3/4左右。
  3.成人上肢骨折缩短移位较多时,对肢体功能影响不大,下肢骨折缩短移位则不允许超过2厘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