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治疗的终极目标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表明, 2015年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3.2亿人。中国抑郁症时点发病率为3.02%,目前已经有超过4000万抑郁患者。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明确指出,抑郁症的治疗目标如下:
  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减少复发风险。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稳定和真正意义的痊愈,而不仅是症状的消失。
  预防复发。
  2010年发布的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PA)抑郁症指南第三版中,抑郁症的治疗目标如下:「获得临床治愈,改善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质量。
  理想总是丰满的,而现实多少还是骨感的。目前,抑郁症发病的主要人群为20-60岁左右的中青年(俗称职业人群)这类人是社会的主力军,往往肩负工作、生活、家庭等多方面责任,社会功能未能彻底恢复对个人和家庭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所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更为沉重。
  抑郁症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主要源于职业功能的损害。瑞典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分析了抑郁症患者的年均疾病成本:在抑郁症导致的经济负担中,疾病治疗成本仅占一小部分,而因工作能力丧失等因素产生的间接成本,占抑郁症全部经济负担的80%以上。一项针对抑郁症患者12个月的流行病学调研显示:抑郁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工作能力损害,使患者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工作状态;此外,与健康者相比,抑郁症患者的缺勤时间增加了3倍,无效工作时间增加了约7倍 。
  对比抑郁症现状与治疗目标,不难发现目前抗抑郁治疗的需求仍未得到解决——患者功能无法达到全面恢复:
  一项为期6个月的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3%完全治愈的抑郁症患者功能仍受损。
  另一项针对514例抑郁症患者的问卷调查显示:患者希望在症状、功能和生活质量上有所改善。
  此外,有患者调查显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达到治愈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中有近一半认为自己并未完全缓解,这些患者的注意力下降、犹豫不决和精神运动迟缓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仍很高。
  可见,这些也是抗抑郁治疗中未被满足的需求。因此促进患者功能全面恢复是抗抑郁治疗的长期奋斗目标,而症状的全面缓解是功能恢复的前提和基础。
  郁症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情感症状、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而抑郁症的每个症状群都可能对功能造成影响。
  1. 情感症状
  情感症状包括自我感受到或他人可观察到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甚至丧失,无法体会到幸福感,甚至会莫名其妙出现悲伤。情感症状未得到缓解,可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导致患者悲观厌世、自卑自弃等消极心理。此外,该症状群还可使患者无法控制自身情绪,导致工作、生活和人际等社会功能方面都受到影响。
  2. 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通常表现为体重、食欲、睡眠和行为活动等方面的异常,部分病人还可出现疼痛、胸闷气短、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如若该症状群无法有效改善,则患者无法恢复到自己以前的状态,从而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总体生活满意度降低。
  3. 认知症状
  认知症状大多表现为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分心、信息加工能力减退。该症状群不仅是抑郁症急性期常见的症状表现,也是影响功能的重要残留症状,若未得到全面缓解,则患者的工作、家务和学业能力就无法恢复到既往水平,从而降低了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功能全面恢复是抗抑郁治疗的长期奋斗目标,也是未来的努力方向。如何达到全面功能恢复这一目标,还需从缓解三大症状群着手,且临床上不能忽略任何一组症状,包括尤其容易被忽视的认知症状群。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