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结肠息肉是指有隆起状的病变从肠黏膜的表面突出向肠腔内。发病主要与年龄、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病毒感染以及先天性的异常相关。年龄越大发生息肉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父母患有息肉的患者,可能在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中的一个有缺陷,因此当另一个病变时,就出现了息肉改变。饮食中不注意各类营养物质的均衡,高脂类、缺乏纤维素的食物使结肠息肉更易发生。也有一部分息肉与肠道内的病毒感染有关,还有在胚胎期受到影响,也会增加肠息肉的发病率。
息肉的病理分型:
息肉按照病理分型分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和其他。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炎性息肉包括黏膜炎性增生、血吸虫卵性息肉和良性淋巴样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包括幼年性息肉病、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还有极少见的化生性息肉,黏膜肥大赘生物等。
治疗:
由于结肠息肉的病变特点不一,可单发,可多发,且位置不定,可发生于肠道的任意位置。因此在电子结肠镜下切除为首选方法,且结肠癌的发病中存在由癌前病变转变成癌的途径,因此在切除了息肉之后还需要做病理,看病变处细胞的分化如何,再判断是否需要追加肠切除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