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

概述: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患者在晚饭暴饮暴食后,经常会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症状。急性胰腺炎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措施不当,经常会在发病后出现局部并发症。

       一般常在发病后两到三个星期后出现胰腺脓肿。患者会出现明显的高热,全身不适,头痛等全身症状以及明显的腹痛,腹痛持续性的加重不能缓解。检查时可以在上腹部摸到硬块。血分析能够发现白细胞计数上升明显,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在硬块部位穿刺,可以抽出脓液。

      很多患者在发病3到4个星期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小的囊肿没有明显症状,检查能够发现上腹部有明显的包块。大的囊肿会出现腰背部以及上腹部的疼痛,患者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容易发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并发症的治疗:

       胰腺囊肿应当积极的使用抗生素,常常需要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才能见效。经过积极的全身治疗,补充水电解质以及营养后,可以经皮穿刺脓肿部位,最后放置引流管。条件允许的话,应当及早手术,手术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死亡率越低。

       胰腺假性囊肿,一旦确诊,早期应当及时的使用左氧氟沙星或者林可霉素控制感染,中晚期可以选择头孢曲松和阿米卡星配合治疗。感染基本控制后可以使用内镜治疗或者采取手术切除。

注意事项:

  1. 晚餐进食过量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应当考虑急性胰腺炎,早期做血清淀粉酶测定。

  2. 一旦确诊急性胰腺炎,及早采取综合措施,避免发生并发症。

  3. 对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或者有明显并发症的患者,条件允许的话尽早手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