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和蛲虫病的区别

概述: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是小儿寄生虫病发生率最高的一种。蛔虫是寄生于人体最大线虫之一,生殖力强,雌虫每天产卵二十万个。传染源是蛔虫寄生者,手口传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蛲虫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寄生虫病,多见于二到九岁的儿童,以肛门和会阴部瘙痒,睡眠不安为特征。肛门-手-口直接传播为自身重复感染的主要途径。蛲虫为乳白色细线状,约一厘米长,雌虫在夜间移行至肛门皮肤褶皱处附近产卵,成虫寿命短,不超过两个月。

临床表现:

一、蛔虫病的临床表现

1、 幼虫移行期可引起全身过敏症状:荨麻疹、皮肤瘙痒、急性结膜炎、咳嗽、气喘、发热、右上腹痛、肝肿大等。

2、  成虫寄生于小肠内,引起消化系统症状:腹痛、食欲不佳、异食癖。还可出现精神烦躁、磨牙、惊厥、营养不良等。

一、蛲虫病的临床表现

1、皮肤瘙痒:雌虫移行至肛门及会阴部至局部奇痒,多在睡眠后发作而影响睡眠。

2、还可引起小儿夜惊、哭闹、烦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瘦等。

治疗原则:

1、蛔虫病的驱虫药:枸橼酸哌嗪、甲苯达唑、左旋咪唑等。

 2、蛲虫病的驱虫药:驱蛔灵、扑挠灵、甲苯咪唑等。配合用挠虫软膏涂抹肛周。

3、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注意手的清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勤剪指甲,不吸吮手指,患儿夜间睡眠时要穿闭裆裤,避免用手直接挠肛门,勤洗澡,勤换内裤,勤晒被褥,污染的衣裤要用开水烫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