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所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以ABO系统血型不合最为常见,其次是Rh系统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所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以ABO系统血型不合最为常见,其次是Rh系统血型不合。
一、ABO血型不合:母亲多为O型,而胎儿多为A型或B型,因为AB血型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O型母亲一般在孕前早已接触过AB血型物质的刺激,并产生了相应的抗A抗B抗体,因此50%的A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
二、Rh血型不合:血型系统在红细胞上有六种抗原,其抗原性的强弱依次为D>E>C>c>e>d,临床上把凡具有D抗原者称为Rh阳性,反之为阴性,我国汉族人大多为Rh阳性,仅有0.34%为Rh阴性。Rh溶血病一般不会在未输过血的母亲的第一胎中发生,多发生在第二胎和第二胎以后。
一、临床表现:Rh溶血病症状较ABO溶血病严重,ABO溶血病临床差异很大。
1、黄疸:Rh溶血病患儿多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而ABO溶血病多在生后第2到3天出现,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型为主。
2、贫血:程度不一,Rh溶血病患儿一般贫血出现早且重,ABO溶血病则轻。重度贫血常伴有水肿、皮肤苍白、易发生贫血性心脏病致心力衰竭,如抢救不及时大多数死亡。
3、肝脾肿大:由由于髓外造血引起肝脾代偿性肿大,多见于Rh溶血病患儿。
4、胆红素脑病:是指血中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又称核黄疸。一般发生在生后2-7天,早产儿尤易发生。随着黄疸加深,患儿出现嗜睡,吸吮无力,肌张力及各种反射减弱,12-24小时后很快出现双眼凝视,尖叫,眼球震颤,肌张力增高,多数患儿因呼吸衰竭或DIC而死于此期。幸存者常遗留下永久性锥体外神经损害的后遗症,如手足徐动症,智力障碍,听力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的绿牙和棕色牙等。
二、治疗原则
1、产前监测和处理:孕妇产前监测血Rh抗体滴定不断增高者,可采用反复血浆置换术以换出抗体,减轻婴儿溶血。重症Rh阴性孕妇既往有死胎,流产史,本次妊娠中Rh抗体效价升高,羊水中胆红素增高者可提前分娩。
2、产后新生儿治疗:降低胆红素,可采用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防止胆红素脑病,可以供给白蛋白,纠正酸中毒,应用肝酶诱导剂及对症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